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谕亲友送李侍御赴安西宿阳台观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春日偶题望江南(暮春)杕杜独愁寒日古人名奉和圣制过温汤_握图开万宇杨续的古诗词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同字)河传(仙吕调)重戏和春雪寄沈员外庄居野行秋日泛舟赋蘋花归战题西林寺水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宴桃源_闲倚琐窗工石城晓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许浑先辈春怀_年光何太急楚宣王问群臣曰史达祖简介戏题友人壁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刘熊渠简介漫题隋炀帝简介和明上人除夜见寄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律然简介与郑锡游春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暴雨_江村入夏多糖多令·丙申中秋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延寿里精舍寓居判误书纸背殢人娇(钱卿席上赠侍人轻轻)张说的古诗词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送僧入幽州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泛觞泉灯_幽光耿耿草郑锡简介叹水别白二十二(一韵至七韵)无思远人将仲子兮溯洄从之能不我甲鬻子之闵斯原隰裒矣逝者其亡终风且霾羔裘如膏能不我知忧心悄悄昏以为期视尔如荍彼稷之穗适彼乐郊予口卒瘏挑兮达兮既曰得止萚兮萚兮中谷有蓷泛泛其景於我归说泛彼柏舟要之襋之坎其击缶方何为期值其鹭翿好乐无荒胡不佽焉送我乎淇之上矣求其友声还予授子之粲兮言秣其马我生之初佩玉琼琚驱马悠悠何以赠之与子成说葛藟荒之自伯之东仿佛映楼台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遑遑三十载李涉夏侯孜韩偓杜頠虞集张垍周匡物张演邾仲谊杜元颖大食惟寅韦应物张岱杨景贤李吉甫陈标李君何张绮陆瀍卢挚谢灵运赵蕃道恭于瑰文益蒋冽荆浩杨虞卿郑颢袁黄
问我今何适 > 诗句 > 古诗词
“问我今何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问我今何适

诗句“问我今何适”出自:

舟中晓望

唐代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舟中晓望》孟浩然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注释

⑴晓:早上,早晨。望,遥望,远望。

⑵挂席:挂帆,扬帆。

⑶水国:犹水乡。

⑷遥:遥远。

⑸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

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

⑺接:靠近,挨上。

⑻风潮:狂风怒潮。

⑼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

⑽”天台“句: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冷。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访,造访,参观。

⑾霞色:云霞的颜色。

⑿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舟中晓望》孟浩然 古诗鉴赏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孟浩然 古诗》,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挂席东南望”,开篇就揭出“望”字,可见情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况且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既然如此,只好暂时忍耐些,抓紧赶路吧。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争利涉”以一个“争”字表现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跟上句相连,便有乘风破浪之势。

到此自然想要知道他“何往”了,第三联于是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其实是诗人自问自答:“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遥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无多少诗味。然而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感到作者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在无字处,在诗人出语时的神情风采之中。

正因为诗人是这样陶然神往,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便引起他一个动人的猜想:“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省净,表现朴质,没有用一个精美的字面,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坐看”照应“望”字,但表情有细微的差异。一般说,“望”比较着意,而且不一定能“见”,有张望寻求的意味。而“看”则比较随意,与“见”字常常相联,“坐看霞色晓”,是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可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未尝不出于内容的要求。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

《舟中晓望》孟浩然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32年)。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剡溪登天台山,写下了诗篇《《舟中晓望》孟浩然 古诗》。

zhōu zhōng xiǎo wàng

舟中晓望

guà xí dōng nán wàng, qīng shān shuǐ guó yáo.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zhú lú zhēng lì shè, lái wǎng jiē fēng cháo.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wèn wǒ jīn hé shì? tiān tāi fǎng shí qiáo.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zuò kàn xiá sè xiǎo, yí shì chì chéng biāo.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下面是“问我今何适”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问答亦难闻,我公布深仁。今悲丧国华,何当施教化。适贺一枝新。

问程犹向东,我来见颓墉。今彼征敛者,何不放狂歌。适来还蹭蹬。

问春从此去,我法本无著。今编诗二卷,何必武陵源。适来还蹭蹬。

问程犹向东,我来见颓墉。今编诗二卷,何必九华丹。适来歌舞处。

问卜安冥数,我爱正考甫。今编诗二卷,何必隔关山。适逢修蛇见。

问卜安冥数,我怀蓝田玉。今编诗二卷,何必九华丹。适得离幽沈。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孟浩然的诗句“问我今何适”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问我今何适”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问我今何适”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