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怀庐岳旧游寄刘钧因感鉴上人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中秋夜戏酬顾道流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石榴歌游悟真寺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姚合简介寺居寄杨侍御赠友人罢举赴交趾辟命沈叔安简介任要简介思贤顿(即望贤宫也)送友人南归_南国菖蒲老游仙都观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出城寄权璩、杨敬之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甘草子_春早。柳丝韦迢简介虞美人(送韩子师)西江月(忆仙)夜宿七盘岭包佶的古诗词新安官舍闲坐缴痘檄文念奴娇_老来可喜,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寻司勋李郎中不遇今之教者春秋战国门·管仲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赠赵协律皙宿西林寺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减字木兰花(和鲁如晦立春)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杏花天(清明)五杂组_五杂组,刺柳梢青(小圃牡丹盛开旧朋毕至小阕寓意)送圆载上人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岭外守岁(一作李福业诗)庆宫春(谢草窗惠词卷)【南吕】一枝花_赠小园春些杂怨_良人昨日去读汉史送丘为往唐州輶车鸾镳既安且宁并驱从两狼兮振振公子彼其之子怀婚姻也邦之彦兮人实诳女东门之杨越以鬷迈求我庶士七月鸣鵙百两成之自牧归荑绸缪束楚佩玉之傩迨其谓之宁适不来宜言饮酒寤寐无为期我乎桑中投我以木桃女子善怀风雨凄凄宁不我顾有杕之杜嘅其叹矣九月筑场圃要我乎上宫熠耀宵行路车乘黄百夫之特乱我心曲慆慆不归两服齐首齿如瓠犀不素餐兮我独南行伤如之何集于苞栩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高安道王易从王沂孙孔丘姚述尧萧楚材罗虬刘驾卢钧包恢赵牧彭伉杨广朱柏庐吕得胜崔庸李治张文恭李世民陆游老子王镕陈亮高骈王仲舒崔季卿张敬忠李从善乔侃郑良士
在浚之都 > 诗句 > 古诗词
“在浚之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在浚之都

诗句“在浚之都”出自:

出自 先秦 佚名 的《干旄

《干旄》

先秦 佚名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分类: 诗经

《干旄》佚名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干旄》佚名 古诗(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3.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4.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5.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6.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7.彼:那。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子:贤者。

8.畀(bì):给,予。

9.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10.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11.组:编织,束丝之法。

12.予:给予。

13.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14.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一说厚积之状。

15.告(gǔ):作名词用,忠言也。一说同“予”。

《干旄》佚名 古诗鉴赏

此诗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马的特写:旄是“素丝纰之”,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可见其色彩鲜明及飘扬姿态;马是“良马四之”,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而行,十分气派,意气风发。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帜越来越漂亮,距离浚邑越来越近,车马排场越来越盛。而离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诗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彼姝者子”一句,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诗中的重要性。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西方美人’,亦称圣王,则称贤以姝,亦无所疑。”持“美好善说”的毛诗说以为“姝者”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持“访贤说”的朱熹则以为“姝者”是卫国的贤人,但他们都认为“之”指代的是卫大夫。毛诗说以“之”为“贤者乐告以善道”(《毛诗序》)的对象,朱熹以“之”为“答其礼意之勤”(《诗集传》)的对象。“之”指代的应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访贤说”,那“之”必然是指被访的贤人。“何以畀(予,告)之”,正是访贤大夫心中所想的问题:将赠送他们什么东西以示礼敬?将告诉他们哪些事需要请教?

关于诗中是“四之”“五之”“六之”,《毛传》解为“御四马也”“骖马五辔”“四马六辔”,认为“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是说大夫驾车建旌旄而行。对此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服马四辔皆在手,两骖马内辔纳于觖,故四马皆言六辔,经未有言五辔者。”又引孔广森语曰:“四之、五之、六之,不当以辔为解,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三章转益,见其多庶。《觐礼》曰:‘匹马卓上,九马随之。’《春秋左传》曰:‘王赐虢公、晋侯马三匹。’‘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马六匹。’是以马者不必成双,故或五或六矣。”

从诗艺上说,“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远而近,“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由少而多,章法是很严谨的,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用疑问句代陈述句,摇曳生姿。如果按“访贤说”,那么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花。

《干旄》佚名 古诗创作背景

《鄘风·《干旄》佚名 古诗》一诗,古今解其主旨之说甚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所载,有十三种。各家之说,可谓洋洋大观,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二是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卫大夫访贤说”,马瑞辰赞成此说,他稽考古文献,指出“古者聘贤招士多以弓旌车乘。此诗《干旄》佚名 古诗、干旟、干旌,皆历举召贤者之所建”(《毛诗传笺通释》),认为此诗是赞美卫文公群臣乐于招贤纳士的诗;三是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男恋女情诗说”,谓此诗写一个男性贵族青年乘车赶马去见他的情人。这三种说法恰好代表了古代经学汉学、宋学两大体系和五四运动兴起后新学的观点。

gàn máo

干旄

jié jié gàn máo, zài jùn zhī jiāo.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sù sī pī zhī, liáng mǎ sì zhī.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bì zhī?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jié jié gàn yú, zài jùn zhī dōu.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sù sī zǔ zhī, liáng mǎ wǔ zhī.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yǔ zhī?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jié jié gàn jīng, zài jùn zhī chéng.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sù sī zhù zhī, liáng mǎ liù zhī.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gào zhī?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下面是“在浚之都”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在处有芳草,浚岭有朝雨。之官宅相贤,都缘业使牵。

在朝鱼水分,浚岭有朝雨。之推避赏从,都门闻晓钟。

在楚裂地封,浚郊避兵乱。之官方玉折,都城献赋者。

在楚裂地封,浚我以求宠。之官宅相贤,都缘业使牵。

在诚无不通,浚我以求宠。之罘南山来,都无处世才。

在处想空林,浚岭有朝雨。之罘别我去,都上礼白足。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佚名的诗句“在浚之都”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在浚之都”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在浚之都”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