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家喜欢的诗词
春日偶作_飞花寂寂燕双双寄孙鲂秀才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繁委箧笥…乐天送万大归长沙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和梦得冬日晨兴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重围中逢萧校书野田行曹冠简介卜算子(饮酒不写书)蝶恋花_部员外郎,重送王十啄木卢钧的古诗词滕校书使院小池赠友人孩子杜审言的古诗词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丁黼的古诗词牛僧孺的古诗词寄同年封舍人渭(时得来书)谒金门(耽冈迓陆尉)西江月(借江梅蜡梅为意寿董守)江城子_去年九日在糖多令_残日下瓜洲龙门八咏·水西渡送浑邓州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酬诸公宿镜水宅古镜词虞美人_鸳鸯对浴银两同心_月可中庭,前汉门·夏贺良林中独醒浪淘沙(连鹏举坐上次康平仲留别韵)光启丁未别山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奉送贾侍御使江外栖一简介傍水闲行寄明月山僧河传_何处,烟雨含山店梦觉作三台·清明应制乐府诗集的古诗词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酬哥舒大见赠听歌二首(前篇一作听刘端公田家歌,后篇作耿家歌)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有古精舍)心之忧矣父母何怙不死何俟寤言不寐食野之芩流离之子王事靡盬缟衣綦巾人而无礼适彼乐土絺兮绤兮俾无訧兮芄兰之叶彼其之子突而弁兮终风且霾维鸠方之美孟姜矣亦莫我闻不与我言兮乃见狡童其鸣喈喈有杕之杜以钓于淇洵美且武投我以木桃不夙则莫云胡不喜就其深矣鲁道有荡方何为期婆娑其下东门之墠云何吁矣彼美孟姜平王之孙陟彼阿丘之子于归天实为之彼留子嗟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悠悠远离别分此欢会难如何两相近颜师古康与之先汪徐琰朱熹景云郑板桥长孙正隐高鼎李孝光司空图张孝祥独孤及裴廷裕冯著司马扎舞柘枝女魏谟李兼张谓孟守吴起孟郊狄君厚薛宝琴陈继儒李密王仲舒李从谦董思恭
为报洛桥游宦侣 > 诗句 > 古诗词
“为报洛桥游宦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为报洛桥游宦侣

诗句“为报洛桥游宦侣”出自: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唐代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两岸青山夹着洛水,船顺水向东航行,东南方向的山谷开阔,洛水与黄河相通。

稀疏的树木远在天边隐约可见,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暗忽明。

想起了几年前出现在伊河边的孤零零村落,眼前是雨霁初晴,一只孤雁在朔风中向南方飞去。

我要告诉在洛桥漫游的作官的朋友,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随波逐流。

注释

①巩:今河南巩县。洛:洛水。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巩县:“黄河,西自偃师县界流入。洛水,东经洛口,即升谷,北对琅鄂渚入河,谓之洛口。”这里的巩洛,即是指巩县洛河注入黄河处。

②豁:大洞,此指两山交界处的深谷。大河:指黄河。

③依微:依稀,因距离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④乱流:指众多的河流。

⑤伊岸:伊水畔。《水经注·伊水》:“伊水出南阳县西蔓渠山,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

⑥此句系化鲍照诗《日落望江寄荀丞》:“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⑦洛桥:洛阳洛河上之天津桥。游宦侣:在外地作官的朋友。

⑧扁舟:小船。《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舟,虚而遨游者也。”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 古诗赏析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逗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之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颔联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树已逢秋,人焉得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想起岁月不居,壮志蹉跎,这将何以为怀。这中间不仅极其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也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其表现手法真是高明之至。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落中所见到的景象。粗粗一读,仿佛棼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细细品味,入深感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霈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即主簿的孤独、萧索的生活境遇;“暮茎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秋,又关合府下联之夕逢归,“远来舟”逗引出蓉下联的“逢归客”。真乃细针密线、友情景交融之佳句。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忘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会面以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通观全篇,全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在逢遇一类题材的作品中,是独具一格的。

这诗写景物有情思,有寄托,重在兴会标举,传神写意。洛水途中,诗人仿佛在赏景,实则心不在焉,沉于思虑。黄河的开阔景象,似乎惊觉了诗人,使他豁然开通,眺望起来。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使他更为无奈而忧伤。遥望前景,萧瑟渺茫:昔日伊水孤村,显示出人民经历过多么深重的灾难;朔风一雁,恰似诗人只身东下赴任,知时而奋飞,济世于无望。于是他想起了朋友们的鼓励和期望,感到悲慨而疚愧,觉得自己终究是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济世之情,奋斗之志,都难以实现。这就是此诗的景中情,画外意。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 古诗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大历八年(773)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去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大历九年(774)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遇见了过去在洛阳耐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七律名篇。

zì gǒng luò zhōu xíng rù huáng hé jí shì jì fǔ xiàn liáo yǒu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jiā shuǐ cāng shān lù xiàng dōng, dōng nán shān huō dà hé tōng.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hán shù yī wēi yuǎn tiān wài, xī yáng míng miè luàn liú zhōng.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gū cūn jǐ suì lín yī àn, yī yàn chū qíng xià shuò fēng.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wèi bào luò qiáo yóu huàn lǚ, piān zhōu bù xì yǔ xīn tóng.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下面是“为报洛桥游宦侣”的藏头诗作品(韵之国诗友创作供您赏阅):

为邦复好音,报以漆鸣琴。洛城将日近,桥路扼天津。游处遂参差,宦名非素心。

为爱江南春,报复一何迅。洛北风花树,桥成鹊已去。游波凝不还,宦情多欲阑。

为爱山中声,报韩虽不成。洛川当盛宴,桥束水潺潺。游鞍悬莫骑,宦情同械系。

为爱东堂桂,报国不拘贵。洛城士与庶,桥上晚光舒。游边风沙意,宦游今未迟。

为爱江南春,报国敢邀勋。洛川方驻跸,桥危马万蹄。游鞍悬莫骑,宦途已可识。

为爱东堂桂,报国不拘贵。洛城秋霁后,桥前何所有。游边曾结念,宦情唯等闲。

以上就是古诗词网提供的诗人韦应物的诗句“为报洛桥游宦侣”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出在所难免欢迎诗友进行指导、斧正及不断对“为报洛桥游宦侣”的诗词翻译赏析和诗意等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如果您参与对“为报洛桥游宦侣”诗词的翻译或赏析及诗意解读或者对其他对诗词等进行丰富完善并被古诗词网采纳,古诗词网将会在页面显著位置以“诗词贡献者”的身份标注显示您的名字或昵称,以示韵之国诗友对您的感谢及善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