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窗组织了纪念毕业30周年聚会。半个世纪过去,竟在弹指一挥间。大家互询近况,感慨万分。正所谓三十功名尘与土,虽不能说沧海桑田,到底也是时移世异,各自的人生轨迹或垂直翻转错综复杂,远胜任何文学小说的想像力。
  
  有几位同窗下海经商甚有成就,自然免不了侃侃而谈以求共鸣。话题从商海风云扯到经理素质,其中一位大展宏论说,经理素质应该“三三制”——三分之一是经济学家,三分之一是外交家,三分之一是哲学家。能说到哲学,确实很有儒商的味道。临分手,此君说他的办公室刚装修完,想请名家写一幅字挂上去,问写什么才好。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安禅制毒龙”。他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即欣然同意了。
  
  王维:安禅制毒龙:“安禅制毒龙”出自唐人王维的名诗《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字摩诘,一生笃信禅宗,其诗作风格也清静空灵,极具禅意,这首名诗的结句“禅制毒龙”,出自禅宗坛经典故,说的就是禅师诵经制服兴风作浪之毒龙,并将其教化成为兴云布雨之善龙,同时也是暗喻人生要自我克制各种欲望,以免纵欲伤身,害人害己。那位下海经商的同窗既然有三分之一的哲学家素质,当能完全明白此中真意。
  
  历史上,王维是很有名气的多面手,乐坛、诗坛、画坛、政坛,都能挥洒自如:他21岁就中进士,做大乐丞,主掌宫廷音乐,对诗歌、国画都很有造诣,传世作品甚多,既在山水田园诗派中坐第一把交椅,又兼任文人画派的开山鼻祖,苏东坡曾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终生为官,他很会做官,就连安禄山的伪朝廷,也不得不请他担任要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对他先是降级使用,后来又重新起用他担任要职,最高做到尚书右丞。这个王维,的确是个人物,真正称得上“无所谓,有所为”——让他做什么都能无所谓,让他做什么都能有所为。
  
  纵观王维一生言行,“安禅制毒龙”应该是他最想公开表达的一句心里话。这句话给后人提供的有益的启示,即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人必须要有理性,必须用理性去克制各种欲望。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但要真正身体力行,也不容易。准确地说,偶尔试一试,比较容易,一辈子做到,很不容易。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更不容易。
  
  例如,对商界朋友来说,如何在利与义之间取得平衡,就始终是一个难题。
  
  商海泛舟,它的直接彼岸通常都是追求利润。对这一现象,不适宜简单地使用“财迷心窍”这类批评性的词语。因为对于一位商人,衡量他的个人成就,也许最硬的指标就是利润财富,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但我认为,衡量一位商人是否成功,还要看他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是否遵纪守法;在拥有财富之后,是否对社会有所回报。这才是真正的商业道德。
  
  看来,古人提出的“贸易不欺三尺子,公平义取四方财”的经商义理,是很有针对性的。义利平衡之难,难就难在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难就难在一生不利令智昏。
  
  应该说,商海对于人生,是一种最为残酷、最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利润财富等欲望的诱惑里真的有无数条毒龙在兴风作浪。今日之天下商家,若想胜利到达商海的彼岸,应该而且必须首先学会“安禅制毒龙”。
  
  不知那位同窗是否在办公室把“安禅制毒龙”张挂起来了。其实,在办公室张挂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在心里。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130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