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伊河穿越伊阙的河道可不像现在这样平缓。那时河床高高低低,水势深深浅浅,时不时有嶙峋怪石突出水面,有堆积的卵石阻碍水道,人们因地形称这段河道为八节滩。那船呀筏呀一经过这里,经常触石遇险,不是碰破,就是搁浅。因此,不管天再冷,行船人都要赤脚下水,拉船推筏。
  
  洛阳传说白居易义修八节滩,白居易隐居香山寺,时常见到船夫下水推船过滩的事儿:刺骨的顺河风吹着,船夫们赤脚踏碎薄冰,抖着身子弓腰推船前行。诗人为此难过得落下泪来,有时甚至彻夜难眠,听着船夫们饥寒交加的哀叹声发呆。他想:一定要修好这条水路,为百姓们解除忧苦。
  
  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诗人碰到朋友悲智僧,说到修水路的事,两人志同道合,便携手实施计划。他俩走乡串户,四方游说,劝有钱的人家出资,劝贫穷的人家出力,很快动起工来。
  
  筹集的经费不足,白居易不仅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忍痛变卖了自己心爱的皮袄,卖掉了为朋友元稹写墓志铭时元家赠送的银鞍玉带。
  
  八节滩终于修通了:怪石被凿低,石滩被挖去,船筏可以畅通无阻。诗人高兴得意气风发,“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欢喜偈》)”,挥笔写下了《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其中一首道: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伊阙险阻变坦途,穷船工们世世代代不忘诗人的恩德。在现今的龙门大桥修建以前,河西岸的白姓人过河到琵琶峰为诗人上坟时,只要说声是诗人的后代,船工马上会笑颜迎送,免收船费。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130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