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美景映古诗:绚丽多姿的夕阳美景,古往今来总能激起诗人的灵感。夕阳,寓意无穷,为诗人赋予思想,寄托着诗人内心的情感。
  
  《三国演义》的卷首写有一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的词牌名为《临江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许多人认为“夕阳红”一词为杨慎首创。其实不然,远在唐、宋、元代便有人使用“夕阳红”、“夕阳”、“落日”、“残阳”等词了。
  
  陆游在一首《东村》的五律诗中曰:“雨霁山争出,泥干路渐通。稍从牛屋后,却过鹳巢东。泱泱沙沟水,翻翻麦野风。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该诗描述的是雨后六种景物:青山、乡道、牛屋、鹳巢、沟水、麦浪,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农村风景画。特别是末两句“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描写了诗人面对美好的夕阳怡然自得,乐而忘返的心情,洋溢着他对夕阳的深情,也隐含着对晚年生活的热爱。
  
  另外,陆游还在以下的两首诗中分别使用了“夕阳红”一词。一首是《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四首》之二:“山径欹危细栈道,孤村小店夕阳红。竹林有庙临江际,木客无家住箐中。”写的是游山村时一抹夕阳下的红彤彤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另一首是《近村》的七言律诗,其中有“游艇往来春浪碧,人家上下夕阳红”之句。这两首诗中写到的“夕阳红”,也都暗含晚年之乐,用以象征美好的晚年,而这种象征之意也由此沿用至今。
  
  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出惜别之情如夕阳一般依依难舍。杜甫《后出塞》中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通过黄昏战场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结。李觏《乡思》中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见天涯不见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反映出游子思乡的感情。白居易《不致仕》中的“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反映出年轻时贪图名利,年老时为子孙担忧的心境。
  
  李商隐《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透露出年老时的感伤情绪。而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桑榆,二星名,在西方,太阳西下,已到了桑榆二星座的地方,天将晚了。比喻人的晚年)则展示出老年人乐观向上的情操,写出了虽年老还能干一番事业的积极的晚年生活态度。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的是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上,没有照着阳光的一半江水现出碧绿,夕阳映照的一半江水泛出鲜红的美景。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夕阳、沙滩、潮水、渔船、水鸟、来人、芦花,组成一幅静中有动、诗中有画的多彩画面。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表达了在夕阳美景中登楼远望壮阔的母亲河黄河时的得意心情,启示人们在人生的征途上,要站得高、望得远、想得深,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进不止。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让我们抛开暮年的悲凉,把着眼点放在“夕阳无限好”上。“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是值得歌颂的,人生得意在晚年,让我们对夕阳有更高更深更广的体会和追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130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