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从元代起就开始成为北京通往西部山区、乃至内蒙山西的商旅必经道路。几百年间,古道上,商旅、行人迎来送往,络绎不绝。它是一条普通的通行道路,但它更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为了一睹古道的真容,我们决定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鲁迅先生说,“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京西古道也是路,只是有些路上行走的是人流,而古道上层层沉淀的是历史的斑驳。此刻,我终于来到了古道前,站在这古人走过的道路上,去感受那沉淀着斑驳的古道。古道关城下,道路在向外蔓延,我遥想着那些远年的声音与图景,是清脆的马玲声,是明亮的吆喝声,是车轮碾过石路的吱吱声,还有骡马飞驰后的长鸣声,属于那个时代的商业繁荣,蔚为壮观。不得不想,多少人来来回回走过,才能凭空踏成这样的一条路来。
  
  可当我踏上这布满了大大小小踢窝的石阶道路之后,只觉得脚步开始变得沉重。这是一条不知道隐匿了多少忧伤与愉快的商旅故道,可如今早已看不到熙熙攘攘人群的理由,野花碎草遮掩着小碎石路,两旁滋生的枝丫不得不用手去推挡,清新的空气弥漫四周。狭窄的石道,陡峭的山坡,没有任何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一步一步走来,从西部山区到京城的旅程让我不敢想象。而正是这样的条件仍然挡不住古代北京与西部地区的商业联系,挡不住沿途贸易的兴起。体会前辈人的勤劳艰苦总让人内心澎湃:再大的阻碍也无法阻挡人们前进的道路。
  
  或许应该这样解释:历史的痕迹确实曾经深深划过,而如今也正顺应着它应该的轨道继续前进。曾经,走在这条路上的行人或匆匆,或缓缓,他们的脚步或轻,或重,他们的脚印或轻,或浅,是那些经年累月人力的堆积,才赋予了它镌刻山河的力量。古道隐匿的欢喜与忧伤不再重现,如今,古道行新人,我们作为游人的脚步已经无法在这厚重长路上留下太多意义。我们仅仅是选取了京西古道的一小段来重走。虽然,古道已经失去了商道的功能,当年吞吐万千的道路变成了文人墨客感怀的工具,马致远的西风瘦马也只能继续萧瑟在历史的寒风之中。但我们正在选择重拾寻求这里的风采。正在进行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了我些许重扬古道历史的希望,希望远离城市中心的这里能不再被人们遗忘,希望能憧憬着此间的山回人声增添着古道新风。

本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诗情画意 [ http://www.gushici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gushici5.com/blog/20130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