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最新更新的博客文章
诗情画意 > 古诗大全 > 首页
欢迎来到: 诗情画意 (一个与诗人、诗歌、古诗词有关的经典古诗词博客)

《韩愈的“谏诤”之路》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20日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说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苏东坡还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其他暂且不表,单说这“忠犯人主之怒”,于韩愈确实不为过。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韩愈查访发现

《学古人之为文境界》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20日

  《唐才子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祖咏是洛阳的一个书生,与诗人王维是好朋友,有一年,他到京城长安参加会试,主考官出了一道诗题,标题为《终南望余雪》,要求考生作一首五言六韵十二句的状景诗。拿到试题后,祖咏沉思了片刻,就提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坫暮寒。”写完之后,就交卷了。这首诗,的确是上等之作,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全诗只有四句,而考题

《古人何时攀折赠别》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折柳相别是唐诗中意味厚重的意象。《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就记载了的这一习俗。颇为奇怪的是,世人一再说灞桥折柳相别是汉代的习俗,但我们在彼时彼地的汉代文献中却并未找到相应的记录。而当时的人们对此似乎也没有丝毫的“反应”,而诉诸歌咏的大约都在隋唐以后,而且运用得颇为娴熟:“今日

《俗眼看佛浅谈我眼中的佛》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佛是什么,似乎不是我等教外之人能说清楚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佛的看法。尽管我不信佛,但或多或少看过一些佛教的书籍,了解一些佛教的典故,懂得一些佛理和禅理。特别是年过半百之后,生老病死之困不请自来,对佛的关注由无心转向自觉,开始习佛、参禅,使自己的心态更平静、更平淡、更平和,让自己的心灵更自由、更自在。照此说来,我非全然不信佛,只是信而不迷罢了。
  
  记得年少时第一次进庙,直觉有些恐怖。如来、观音的塑像虽不同于常人,但面容和蔼,神情安详,天王殿那四尊神就不好玩了,高大威猛不说,眼珠瞪得快要凸出来,凶神恶煞也不过如此。即便放到今天来看,寺庙的氛围也有些阴气。有不少武侠小说或影片以寺庙为场景,正说明寺庙的格局和气势能衬托江湖的诡谲和险恶,生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我时常想,佛国自非凡尘可比,为显示佛法的威严,庄重、肃穆就可以了,用得着这么狞厉吗?这符合佛祖的初衷吗?再者,进山门要仰视,入殿堂须膜拜,岂不有悖众生平等的理念?释尊造佛是为人服务的,并非让人成为佛的奴隶,更非让人通过恐惧而顺从。
...

《浅谈文人与茶》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自古以来,文人与茶关系密切。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宋代八大家之苏轼也有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诸如此类诗句,不胜枚举,不必多提。
  
  在近代文人中,林语堂算是个茶道高手,他的“三泡”说,风趣幽默,道尽茶道与人道的奥妙,被广为流传。他说,“严格地论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林语堂果然是个生活幽默大师,令人佩服。他还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真是精辟之极。已故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对茶道也很有研究,她说:“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把茶道和人道完全融在一起。林语堂的“三泡”说和三毛的“三道”说是否得自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关妙玉“三杯茶”描写的启发,或纯属“英雄所见略同”我不得而知,但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妨请看──
...

《赏读桃花诗》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我爱桃花,喜欢《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这大概是最早描写桃花的诗句了,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赏读桃花诗,陶渊明写桃花倒是独辟蹊径,还真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多年来,笔者一直在琢磨,陶潜自己假设的一个乌托邦,缘何非得隐藏在这样一个桃花林中呢?“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树、桃花俨然成了脱离俗世的载体和象征。在陶渊明的眼里,只有鲜艳纯洁的桃花才配得上秦人的家园,只有郁郁葱葱的桃林才能隔离战火和离乱。桃树和桃花,已是和平、恬淡、安宁、从容的化身。唐朝虢州弘农人杨凭的《千叶桃花》,就从另外一个层面为陶文作出明证:“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陶渊明一直心向神往于桃花源,但至死都没有找到一块安逸的栖身之地,在贫病交加之中撒手人寰。我想,在他瞑目的瞬间,眼前一定是一片灿烂的桃花了。
...

《诗心化春雨妙笔写茶歌》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作为首个中国有机茶之乡,提起武义的特产,首先会让人想起茶叶,而提起武义的文化,无法不让人想起著名篆刻家、诗人叶一苇先生。我有幸与他相识,也缘于茶叶。
  
  诗心化春雨妙笔写茶歌,2002年秋末,叶老因病与夫人从杭州回武义养病。而我正按照县政府要求,致力于“武阳春雨”茶品牌的推广。借助于武义茶叶先天独特的品质,多年来对茶叶加工技术的探索改进,以及对茶叶质量的常抓不懈和品牌的不断推广,“武阳春雨”茶品牌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渐渐为广大市民所喜爱,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如何用文化之手雕琢“春雨”茶这块碧玉,使品牌再上一台阶,日渐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书法家林鸿聊起这件事,林鸿欣喜地告诉我:“你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了,武义有高人啊!”在林鸿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叶老,令我意外和惊喜的是,叶老早已对武义的茶叶有所关注,也很喜欢武义的茶叶。不久,就有了武义茶叶第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咏武阳春雨茶》:一场春雨后,云雾遍山香。多少品茶客,开怀话武阳。
...

《唐代那个柳公权》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距今1235年前的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已经七十岁了,之后将要接替中国书法旗手的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于今天的陕西铜川耀州柳家原的土炕上。丹州刺史柳子温已有一个十一岁大的儿子,起名公绰,这小儿子就叫公权吧。这一年,文学家韩愈十一岁,白居易、刘禹锡七岁,柳宗元六岁,可谓英才辈出的年代。    唐代那个柳公权,柳公权五岁时捉笔写字,这时他所崇尚的前辈颜真卿被叛贼杀害。自幼嗜书好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时,

《那些年的文人洗澡》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记得梁实秋曾说,“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从“一向”追根溯源,沐浴洗澡则是历史悠久。据说在西周时期沐浴礼仪已形成定制,后人又不断丰富完善,而古代文人们的那些浴事则十分有趣。
  
  那些年的文人洗澡,“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这是白居易写的《沐浴》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年到头不洗澡,以致尘垢积满了肌肤。
...

《枯枝绿叶迷天下》 发布时间: 2013年5月17日

  谈到牡丹,国人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爱。因为她雍荣华贵,花大、色艳、形美、香浓,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不少文人雅士都对牡丹吟诗作对,以表赞美之情,如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宋朝诗人王禹称的《朱

诗词博文分页:«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古诗词网 | 古诗大全 诗句大全 古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诗情画意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